“道”听图说 | 阿门!踏访“广东最美天主/基督教堂”
先前,本号推出的广东佛教名寺系列反响强烈
现推出“天主/基督 教堂”系列,带你欣赏大岭南(含广东、香港、澳门)最美教堂——
一、天主教
可统计信徒20万人,大部分属于汕头教区。其中广州教区的耶稣圣心主教座堂(石室)是一座著名的哥德式建筑,目前汕头教区有神职人员23人,主教1人,神父22人,修士4人,修女30人。全教区教友约13万人,教堂约150座。。
二、基督新教
目前省内可统计基督新教信徒30万人,信徒中多数来自粤东的潮汕平原和客家山区。其中客家山区的基督新教主要渊源于瑞士巴色会的传教活动。
天主教堂
广州石室(耶稣圣心堂):石室是天主教广州教区最宏伟、最具有特色的一间大教堂,落成于 1888 年。由于教堂的全部墙壁和柱子都是花岗岩砌造,所以又称之为石室,是全球四座全石构的哥特式教堂之一。教堂的建筑师是法国人,正立面仿造巴黎的圣克罗蒂德教堂,中殿和后殿仿造法国的图勒大教堂。
广州沙面露德圣母堂:为法国人在沙面的法租界新建的教堂,建于 1889 年,主要为法国领事馆的职员和在穗法国侨民服务。教堂入口处为哥特式。
:由法国天主教传教士兴建,俗称“时钟楼”,是有史以来仅次于广州石室的广东第二大天主教堂,清光绪十一年(一八八五年)奠基,历时十九年之久建成。上世纪六十年代曾遭受严重破坏,钟楼被毁,一九八六年潮州市拨款修建。
:原建筑为 1908 年所建,当年由法籍都必师神父主持建筑施工。教堂一度停止开放,于1984年重建,1986年复堂。
揭阳市天主堂(天福路店)
香港玫瑰堂:该堂是为方便驻扎在九龙的印度士兵中的主教徒而修建的,于 1905 年进行落成祝圣。该堂为哥特式建筑,平面呈拉丁十字形。
香港圣安德烈堂:该堂于 1906 年落成,是九龙历史最悠久的教堂,原是一所为外籍人士之设的教堂,今日已成为一所国际教堂。教堂是平面呈拉丁十字形的哥特式建筑,但并不是天主教堂,而是英国圣公会一脉的新教教堂,也是新教派系中教义最接近天主教的。
澳门板樟堂(玫瑰圣母堂 / 圣多明我教堂):最初由西班牙圣多明我会兴建,由于起初只由木板搭建,故被华人称为“板樟堂”,直至 17 世纪方改为砖石的结构。1874 年曾因火灾而焚毁,当年重建后则成现在的规模,是具有巴洛克风格的建筑,也是澳门的地标之一。
澳门大堂(主座教堂):该教堂为天主教澳门教区的主座教堂;始建于 1576 年以前,1937 年,主教座堂改建为三合土建筑。建筑风格为新古典主义风格。
湛江霞山天主教堂(维多尔天主教堂):法国入侵广州湾后,该教堂由法国教父筹建,于 1903 年落成,是湛江地区唯一的哥特式天主教堂。
深圳宝安天主教堂
梅州天主教堂
一、 发展概况
明嘉靖十三年(1534年),天主教耶稣会士沙勿略。方济各来到广东台山的上川岛。此为元代天主教在中国的传教中断后第一个来华的西方传教士。沙勿略数次想到内陆传教,为其时占领上川岛的葡萄牙人所阻,未能如愿。次年,沙勿略客死于上川岛。
嘉靖年间,葡萄牙人在澳门建屋居住后,大批天主教士东来,葡萄牙国王以教皇的名义在那里委派了一名主教,并建立了许多座天主教堂,以居住在澳门和到澳门经商的中国人为对象。传播天主教。至嘉靖四十四年(1565年),澳门的绝大多数居民信奉天主教,天主教徒人数达5000人。万历四年(1576年),在澳门成立主教区,中国、日本、朝鲜及东南亚国家的传教事业均受澳门主教区控制。澳门成为世界性的宗教活动中心之一。
天主教传教士进入岭南内陆地区,始于明万历年间。万历七年(1579年),耶稣会士罗明坚到达澳门。他利用广州每年两次集市贸易的机会,随同葡萄牙商人进入广州,贿赂两广总督陈瑞,获准在肇庆住了四五个月。后陈瑞被解职,罗明坚等人又返回澳门。罗明坚成了第一个进入内陆的天主教传教士。
万历十一年(1583年),罗明坚偕同另一个耶稣会士利玛窦来到肇庆,并得两广总督郭应聘所准,在肇庆西城外西江的岸边建起第一座天主教堂仙花寺。肇庆知府王伴还赠“仙花寺”一匾,悬挂于教堂门口。
罗明坚和利玛窦来到肇庆后,为了开展传教,继续学习中国语言,采用中国的服式和礼仪,与当地知识分子交往,并用中文编写了一部《天主教实录》广为散发,扩大影响,终于有数十人接受了教会的洗礼。天主教也从此在中国扎下了根。万历十七年(1589年),利玛窦离开肇庆,往韶州传教,并在韶州建起一座教堂,接受葛盛华等五人入教。利玛窦于万历二一十三年经江西北上南京、北京,韶州天主教堂由郭居静管理。该堂自万历二十三至三十五年的8年间,发展教友800余。
但由于明朝政府政治上闭关自守,对进入中国活动的传教士持怀疑、限制的态度。万历四十五年(1617年),明王朝宣布禁止在中国传播天主教,教堂教产悉被没收,教士被敕令退回澳门或拘禁于广州,天主教在华的传播暂告中断。
清初,教禁缓解。康熙儿年(1670年),清王朝下谕,释放拘禁于广州的外国传教士,允许他们重返各省传教。其中有耶稣会士25人,多明我会士4人,方济各会士1人。解禁后,岭南地区的天主教传播有了一定的发展,仅广州一地,康熙四十二年(1703年)有教堂7座,其中耶稣会、方济各会、巴黎外方传教会各2 座,奥斯汀会1座。
康熙五十九年(1720年),因为罗马教皇要求禁止天主教徒祭祖把孔,康熙帝下令禁止西方传教士在中国传教。此后,雍正、乾隆、嘉庆、道光四朝一再重申禁教令,天主教在华传播再度遭受挫折;传教士被逐,教堂被没收或废弃。但传教士在岭南的活动并未完全停止。由于广东地近当时天主教远东传教中心之澳门,此期间天主教的传播情况较他省为好。据雍正十年(1732年)调查,其时仅广州一地,有男、女天主教堂各8处,男天主教徒约万人,女天主教徒2000余人(陈垣《从教外典籍见明末清初之天主教》,载《陈垣学术论文集》)。聚集澳门的传教士们更以澳门为据点,吸引内地人入教。乾隆朝广州海防同知张汝霖在其所著的《澳门纪略》中云。“澳门一处,唐夷杂处,除夷人自行建寺奉教不议外,其唐人进教者有二种:一系在澳进教,一系各县每年一次赴澳进教。……至冬至日,为礼拜之期,附近南、番、东、顺、新、香各县赴拜者接踵,间有外省之人,惟顺德县紫坭人为最多。……其平时因事至澳,亦必入寺礼拜。”
第一次鸦片战争后,道光二十四年(1844年)签订了《中法黄埔条约》,规定法国人可在通商五口建立教堂。次年二月清廷被迫同意取消对天主教的禁令。咸丰八年(1858年〕的《天津条约》更规定各国传教士可到内地自由传教。从此,西方各国的天主教徒大批进入岭南进行传教活动,并深入广大城乡,几乎整个岭南地区各州县均有天主教传播。广东省内,除省城广州外,汕头、梅州、湛江等地,均成为天主,教的布道中心,岭南地区的天主教得到了很大的发展。至民国8年(1919年),广东全省有天主教堂464所,天主教徒约10万人。民国9年,广东有天主教徒12.4万人,占全国天主教徒总数197.1万人的6.3%(《中华归主》之“中国基督教事业统计,1901—1920年”)。在进入岭南传教的各国教会中,以巴黎外方传教会势力最大。随着天主教在岭南传教事业的发展,为了便于管理,道光二十八年,罗马教廷将广东、广西的教务从澳门教区划出,设置粤桂监牧区,归巴黎外方传教会管理(由于葡萄牙的抵制,至咸丰八年两广的教务才正式从澳门教区划出)。光绪元年(l875年),又把广东、广西分为两个监牧区。此后,根据传教事业的日益发展而陆续设立新的传教区。民国35 年4月,罗马教廷决定建立中国圣统制,在全国建立20个教省,广东成为一个教省,并指定广州教区为总主教座堂区,任命巴黎外方传教会法籍会士魏畅茂为总主教,下辖有9个教区:广州教区、汕头教区、香港教区、澳门教区、嘉应(梅州)教区、江门教区、南韶连教区、北海(湛江)教区、海南教区。整个广东省及香港、澳门的天主教事业分别归属这9个教区统辖。
抗日战争爆发至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段时期,由于战争连年,岭南地区天主教的传播受到影响,不少天主教堂及天主教会办的医院、学校毁于战火,天主教未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统计,广东省有天主教堂、公所500余所,教徒9.9万人,只维持在民国8年(1919年)的水平。
二、 教会组织
自明代天主教传入岭南后,先后在岭南进行传教活动的天主教会有耶稣会、方济各会、多明我会、奥斯定会、米兰外方传教会、巴黎外方传教会、玛利诺会、鲍斯高慈幼会、主母会、加拿大满地荷无原罪女修会、加拿大天神会、法国安老会等。其中影响较大的有耶稣会、方济各会、巴黎外方传教会、玛利诺会和鲍斯高慈幼会。
基督教堂
汕头市西堂:咸丰六年(1856)英兰长老会差会派施饶理来汕协助传教。在汕头未有居所之前,先迁达濠设点传教,后购得海边竹脚地建锡安堂,于同年11月竣工,成为汕头市区第一所礼拜堂。1956年6月29日,汕头市区教会成立三自爱国筹备委员会。而外马路的锡安礼拜堂也更名为汕头市西堂。
汕头礐石堂:咸丰十年(1860),耶士摩与约翰逊先到妈屿传教,同治二年(1863)耶士摩在汕头埠建汕头基督教普益社。同年于礐石创建教堂,初为一平房。同治十一年(1872)方建成教士楼,光绪二十四年(1898)教堂维修扩建,成为岭东基督教浸信会的中心。
汕头市基督教生命堂
汕头峡山堂
广州基督教沙面堂
广州基督教锡安堂
广州基督教东山堂
广州基督教河南堂
基督教深圳堂
潮州市恒爱堂
揭阳市真理堂
揭阳市南朝堂
揭阳市古溪堂
顺德容奇堂
佛山市基督教赉恩堂
东莞市凤岗堂
中山市隆都堂
惠州博罗种子教堂
韶关天主教堂
基督教香港崇真会救恩堂
圣母无原罪主教座堂
圣公会圣马利亚堂
圣神修院
西望洋主教山教堂
氹仔加模教堂
圣安多尼教堂
一、发展概况
清嘉庆十二年(1807年),英国伦敦传道会的马礼逊来到广州传教,为第一个进入中国传教的基督教传教士,伦敦会亦成为第一个进入中国的西差会。其时,清政府禁止外国教士在华传教,马礼逊遂供职于英国东印度公司,取得在华居留的合法身份,得以往来于广州、澳门之间,暗中进行传教。马礼逊开始时直接在民间布道,但不久即发现这种方式效果不佳,遂转而致力于翻译《圣经》并编纂《华英字典》。至嘉庆十九年,马礼逊译成《新约圣经》,并在广州出版,又得印刷工人蔡高入教,为第一个信奉基督教的中国人。嘉庆二十一年,马礼逊的助手米怜于马六甲为梁发(广东高明人)洗礼。梁发于道光三年(1823年)回粤传道,著有《劝世良言》、《救世录摄要略解》等书,自行刊印发送,成为第一个中国基督教宣教师。稍后,有麦部思、郭实腊、裨治文、卫三畏、伯驾等外国传教士来到广东。伯驾于道光十五年在广州开设一所眼科医局,又同裨治文等组织医药传道会,进行隐蔽的传教活动。由于清政府禁教,而中国的民众对于基督教尚持杯疑的态度,故这一时期基督教在岭南的传教收效甚微,一些传教士在岭南居留不久即离去。
第一次鸦片战争后,相继签订了《中美望厦条约》、《中法黄埔条约》,允许外国传教士在中国各通商口岸建立教堂、医院、学校等,进行传教活动。于是欧美各国教士大批进入广州,建教堂、开医院、办学校等,进行公开的传教活动。道光二十三年(1843年),已有7个差会的教士来到广州传教,即英长老会、浸信会、伦敦会、巴色会、循道会、美长老会、浸礼会。至咸丰十年(1860年),广东全省设有12个传教总会,教徒有2000余人。
咸丰八年(1858年),《天津条约》签订,传教士得以自由进入内地传教,往来无阻,且得官府的保护,英圣公会、约老会、德信义会、瑞美会、基督同寅会、德长老会、宣道会等差会纷纷进入岭南建立传教事业。广东境内东、西北三江地带都有外国教士传教的足迹,巴色会甚至深入到粤东客家和福佬地区。至光绪二十六年(1900年),在香港、广州、汕头、肇庆、英德、北海(湛江)等地设有传教总会达30余处,其余各市、县设立分会基址达百余处,全省教徒已达13000余人,韶州、廉州、阳江、德庆、罗定、海南等较为边远的地区被辟为新宣教地,基督教势力网布全省。
随着外国差会在岭南势力的日益扩大,一些华人牧师不满于基督教事业被外国教士把持,开始试图摆脱外国差会的控制,实行自立自传。同治十三年(1874年),华人牧师陈梦南、杨海峰等在广州创办潮音街华人宣道堂(后发展成兴华自立会,由华人传教,揭开了华人自立教会运动的序幕。光绪七年(1881年),长老会牧师关就光等也因对外国传教士不满而另树旗帜,创立华人长老自理会(后称广东长老传道会),建教堂、办会刊。由旅美华侨基督徒组织的中华纲纪慎自理传道会、华人美以美自理传道会亦先后于光绪二十年、光绪二十七年在广州建立教堂,开展教务。此外,还在广州设有神道学校,以训练华人传教人才。
从光绪二十六年(1900年)至民国15年(1926年),为基督教在岭南的发达时期。这一时期,各大差会主要是巩固和扩大已有传教事业,同时致力于教会内部的调整工作。这时期进入岭南的新差会多是小差会,且不属任何宗派。据民国12年《中华基督教会年鉴》,当时在广东传教的差会共有29个:伦敦会、浸信会、浸礼会、美长老会、加拿大长老会、纽丝仑长老会、长老自理会、金巴仑会、美公理会、纲纪慎自理会、约者会、五旬节会、圣公会、神召会、巴色会、路德会、巴陵会、礼贤会、圣道会、希伯仑会、友爱会、美以美会、安息日会、圣洁会、同寅会、循道会、美瑞丹会、苦力布道会、水上传道会。
由于西方列强对华侵略的日益加深,一些外国传教士及中国教民又倚仗不平等条约的保护欺压乡民,加之受义和团运动的影响,这时期发生的教案较多,对基督教传播有一定的影响,但岭南的基督教总的还在发展中。民国3 年(1914年),广东省有基督教布道区987区,基督教职员2541人,信徒48347人。至民国8年,有布道区1061区,基督教职员2838人,信徒61262人。民国15年,全省有教堂1051所,信徒已达78519人,以全省面积和人口计,平均90平方公里有教堂一所,每578人中有教徒一人。这一时期,广州、香港、汕头、台山等地均成立男女青年会,从事介绍新文化和各种慈善活动。
这一时期,受民族觉醒思潮的影响,岭南基督教和全国基督教界一样,开展了本色化运动,提出了“自治、自养、自传”。一些西差会鉴于中国人民反帝运动形势的发展,以及利于基督教的传播,逐渐把教会的管理移交给华人负责,外国教士退居副职或当顾问,许多教堂、医院、学校移交给华人基督教徒主理,出现了一批自养堂或半自养堂,经费自筹或只由外国差会部分补贴。广东最大的基督教会组织中华基督教会广东协会于民国15年(1926年)一致通过《收加教会主权大纲》,决定:“凡外国差会现在所辖各项事业,应以最速时间内移交大会接收,以后外国差会停止管理行使其向有支配教会事业之职权。所有人材经济之助力,亦概由大会或大会特设之机关权配之。”虽然由于政治气候变化和经济能力的限制,接收各差会在粤的事业之进程十分缓慢,许多教会的实权仍操纵在外国教士手中,但毕竟还是使岭南的基督教事业朝着摆脱外力羁绊的方向发展。
民国15年后,岭南的基督教进入了退守阶段。受大革命和非教风潮的影响,岭南各地的基督教事业受到了一定的损失,各地外籍教士纷纷离境,华籍传教士也减少了许多,一部分教堂或教会事业因无人主持或因经济影响陷于停顿,教徒人数亦有所减少。据浸信会民国18年联会的统计,该派的两广会堂已减少一半,据民国26 年出版的全国协会年鉴,广东原有外籍传教士近干人,这时留下的不足百人。大革命失败后,外籍教士重新人粤,岭南的基督教事业有所恢复,但由于政局动荡,加之受世界经济萧条的影响,主要依靠外国差会汇款的教会各项事业因差会汇款锐减而难以维持,岭南的基督教事业再也难现发达时期的那种态势了。据统计,至民国 22年,广东全省有基督教堂会649处,教职员2232人,教徒61417人,低于民国15年的水平。
抗日战争爆发后,一些教会和基督教团体积极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。日军南侵,一些教会的机构和所属团体,先后迁往香港、澳门,后又辗转移迁云南、粤北、桂林。广州沦陷后,教会的教务活动大大减少,一些教堂被日军占作仓库。太平洋战争爆发后,绝大部分英美传教士撤回本国。至此,各教会的宗教活动陷于停顿或半停顿状态。抗日战争胜利后,外国教士重入岭南,进行教会的复原工作,恢复宗教活动,并开展各种战后紧急救济工作。此后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,各教会的活动一直较为活跃,但由于受政局的影响,未能回复到抗日战争前的水平。
二、 宗派和组织
自嘉庆十二年(1807 年)英国伦敦传道会来广东以后,先后有23个基督教较大的差会进入岭南传教。这些教会中,15个分属于6个宗派,分别是:圣宗,有英圣公会;浸宗,有浸礼会、浸信会;公宗,有公理会、伦敦会;信宗,有巴色会、信义会、礼贤会;监宗,有循道会;长宗,有英长老会、加长老会、纽丝仑长老会、美长老会、约者会、同寅会。其余有圣道会、神召会、美以美会、金巴仑会、安息日会、水上传道会等。各教会中,以美长老会和浸信会在岭南势力最大,除粤东的潮汕、嘉应(梅州)外,均为此二教会的势力范围。德国信宗则占据嘉应及东江部分地区,潮汕地区则为英长老会和美浸礼会的势力范围。其他一些较小的教会,只在这些地区(主要是粤语地区)作零星的传教。